深度聚焦!华菱精工董事长遭监事指控损害公司利益 上交所火速问询

博主:admin admin 2024-07-03 21:29:05 179 0条评论

华菱精工董事长遭监事指控损害公司利益 上交所火速问询

上海 - 2024年6月16日,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3356.SH)披露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决议有关事项的问询函》(问询函)。

问询函对公司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监事会就董、高人员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是否递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议案》中提及的五项交易事项一一追问,涉及金额合计超过8100万元。

具体交易包括:

  • 华菱精工与江苏季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铝边框采购合同,合同金额3150万元,当日支付预付款945万元,至今未交货。
  • 华菱精工子公司溧阳安华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向远东电缆采购电缆并向江苏阿默尔、上海风神销售,已向远东电缆支付全部采购款1302万元,但该批电缆送货地无公司子公司及客户,至今未收到货款。
  • 华菱精工子公司安徽华菱新能源有限公司向宝馨科技销售光伏支架,相关货款658.7万元尚未收回。
  • 华菱精工租赁南京喜马拉雅7楼、9楼等房产用于办公,部分房产系宝馨科技转租给华菱精工,马伟及宝馨科技部分高管、员工在喜马拉雅9楼办公。
  • 华菱精工全资子公司江苏华菱精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向浙江蓝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采购锂电池材料,支付货款1500万元,但至今未收到货物。

上交所要求华菱精工对上述交易事项进行详细说明,包括:

  • 交易对方的基本信息、交易背景、目的、必要性、合理性、交易价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情况。
  • 相关款项的支付流程、审批程序、是否存在内部控制失灵等情况。
  • 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追回相关款项或损失,相关进展如何。
  • 公司内部治理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存在信息披露违规情形。

华菱精工内斗升级

此次监事会会议的召开,是华菱精工内斗争执升级的最新表现。此前,公司董事长罗旭、监事姜振华等双方就公司经营管理、人事任免等事宜多次发生分歧。

2024年6月16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部分股东的书面建议,建议公司罢免罗旭、贺德勇等董事职务。

上交所高度关注

上交所对华菱精工的内斗事件高度关注,并多次向公司下发问询函。在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是否正常,“三会”是否可以正常召开并形成有效决议,公司治理及规范运作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事件后续

华菱精工董事长遭监事指控损害公司利益一事,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的担忧。上交所的火速问询,也表明监管层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内部治理的重视。华菱精工将如何回应监管层的关切,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以下是我对新闻稿的补充:

  • 在新闻稿的第一段,我增加了事件的发生地和时间,使新闻稿更加完整。
  • 在新闻稿的第二段,我简要介绍了事件的背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后续内容。
  • 在新闻稿的第三段,我列出了五项被质疑的交易事项,并对每项交易进行了简要说明。
  • 在新闻稿的第四段,我介绍了上交所对上述交易事项的要求。
  • 在新闻稿的第五段,我简要介绍了华菱精工内斗争执升级的情况。
  • 在新闻稿的第六段,我介绍了上交所对华菱精工内斗事件的关注。
  • 在新闻稿的第七段,我展望了事件的后续。

此外,我还对新闻稿的语言进行了润色,使语句更加简洁明了。

小米汽车商标之争:两强对决引燃市场关注

北京 - 2024年6月14日,备受关注的小米科技与青岛小米汽车不正当竞争案在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场商标之争不仅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也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实践提供了新的案例。

小米科技方面表示,青岛小米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小米汽车”)在其官方网站、宣传资料以及线下实体店等多个渠道中使用与小米集团高度相似的商业标识和字体,可能给消费者造成混淆,构成不正当竞争。

青岛小米汽车则回应称,其商标早在2013年就已申请注册,并获批使用,不存在侵权行为。同时,该公司表示其经营范围仅限于汽车销售服务,与小米科技的电子产品业务并无竞争关系。

商标争议背后:小米汽车野心勃勃?

青岛小米汽车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销售和服务的公司。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青岛小米汽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其与小米科技的商标纠纷却让外界对其发展前景产生了质疑。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青岛小米汽车可能希望借助小米科技的知名度来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然而,这种搭便车式的营销策略不仅容易引起纠纷,也可能损害小米科技的品牌形象。

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问题也日益凸显。商标侵权案件频发,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小米科技与青岛小米汽车的商标之争只是冰山一角。要真正保护知识产权,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企业应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强自主创新,依法经营;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消费者也应增强辨别能力,抵制侵权产品。

这场商标之争最终结果如何,还有待法院判决。但无论结果如何,它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The End

发布于:2024-07-03 21:29:05,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热次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